
太平洋綠能 PGE
自 2018 年創立以來,PGE 太平洋綠能在短短 6 年間已佈局超過 53 MW 的案場,未來更計劃建置超過 100 MW。面對如此多的案場,僅五人的維運團隊,太平洋綠能是如何高效維持案場運作的呢?這次,我們來到隱身台北市東區的太平洋綠能辦公室,請維運主管一朗及維運專員 Julie 分享他們如何運用監控系統方案簡化日常工作流程、提升團隊效率。
圖片由太平洋綠能提供
目前團隊管理的近 200 個光電案場分佈於全台灣各地,每一個案場對老闆、投資人來說都很重要。在有限的日照時間中,即時檢視、發現異常案場,獲得異常資訊並快速解決,是影響收益的重要任務。一朗每天進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 PHOTON 系統的維運總覽頁面,藉由裝置圖示的顏色分類,一眼就能看出各案場變流器的運作狀態,直接點選異常設備即可查看事件資訊,若有任何問題則立即通過系統派工處理,維運人員抵達現場後也能透過手機查看異常位置,進行快速檢修。
圖片由太平洋綠能提供
完整數據資料,揪出微小漏洞
「透過比對每日 PR 和發電量的歷史數據,維運團隊能夠有效判斷設備的運作狀況,從而預防重大損失。有時我們還會分析單個案場於各個年份同時間點的發電表現,所以數據的可追溯性對我們至關重要。」
一朗進一步分享,他會從 PHOTON 每日寄送的統整報表找出發電量異常的案場,接著使用 PHOTON 變流器分析交叉比對設備狀態,甚至細部比較單台變流器的 MPPT 發電曲線,找出問題所在。
圖片由太平洋綠能提供
AI 智能分析確保案場保持最佳狀態
除了仰賴維運團隊的專業與經驗找出問題,PHOTON 的 AI 智能分析更是太平洋綠能維運團隊的得力助手。系統精準通報模組需要清洗的時間點,使清洗及發電效益最大化;透過 AI 技術,系統對大量資料進行分析,找出異常設備,並客製化參數設定,減少系統誤報事件。這些資料對維運團隊和投資者來說具有重要價值,不僅有助於維護發電系統效能,更能透過長期數據分析,優化系統配置及日常維運策略,降低突發性故障和維運成本。
自動化收益報表、不再剪剪貼貼
梳理資料、自動化重複步驟、呈現清楚有用的資訊,不僅幫助維運團隊維持案場的高效營運,也替 Julie 省下每月手動製作近百張報表的時間。在導入 PHOTON 系統前,Julie 每個月都至少要花上好幾天時間來整理給公司內外部、投資方、以及政府部門的各種報表。透過 PHOTON 團隊提供的客製化自動生成報表功能,Julie 現在能點幾下滑鼠就下載整理好的資料、甚至不用下載就直接寄到客戶信箱。省去人工處理資料時間,創造更高產能與效率。
圖片由太平洋綠能提供
一朗:「PHOTON 對維運人員來說是一套非常好使用的監控軟體,無論是在事件預警或是 AI 診斷的準確度都達 90% 以上,大大減少維運團隊查找案場問題的時間。」
慧景做為數據分析及資料處理的角色,透過 AI 技術及自動化工具的應用,協助太平洋綠能提升案場維護效率,將時間與人力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。未來我們也會持續關注使用者需求、聆聽建議,不斷優化 PHOTON 系統,提供最佳的太陽能監控解決方案。